银行会破产么?
2023-06-27 06:28:25 来源:郎club
1
银行为什么会破产?这源于它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。
银行的负债是储户的存款,而它的资产则是对外放出的各项贷款、也就是企业/居民向银行借的钱。
【资料图】
储户的存款得100%刚性兑付,可放出去的贷款却未必收得回来。一旦收不回的贷款数额足够大,银行就不能兑付储户的本息、随即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。
银行破产后储户的钱会消失,而这些钱可能是企业的存款…本来用于发工资的、买原料的、日常开销的、未来投资的,也可能是居民的存款…本来用于装修的、买车的、生活消费的、子女教育的。
可因为钱没了,这些支出都没有了。
结果是什么?消费似乎一夜之间停止了,市场极度的缺钱…专业术语是“流动性枯竭”。
如果破产的是小银行,因资金量小、牵涉人群少、冲击也就会小,可若是大银行或成批量的银行破产,则会酿造金融风暴、就像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。
所以银行破产的破坏性很大。
自2021年中开始,房地产一路下行并延续至今,很多人就开始担心我国的银行安全。毕竟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(主要是开发贷和按揭贷)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%,若加上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消费贷/经营贷等、那占比就更高了。
此外,过去十余年大基建/大开发让地方政府背负了承重的债务,很多债务是隐性的、有人统计约65万亿,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又是向银行借的,而它能否归还的关键又在于房地产是否繁荣…这样,对银行的安全性又担忧一步。
其实这种风险不光小老百姓知道,上层更是心知肚明,所以才一再的提防范金融风险。
可银行破产真的这么容易么?
银行出现破产风险后、政府会如何救治?
监管层如何预防银行破产、防患于未然的?
接下来,我将结合近两年破产的两家银行、以及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跟大家聊聊。
2
银行遭遇挤兑就一定会破产么?
未必,这样要看银行的资产结构。
如果资产质量很好,这就是个流动性危机…只是临时缺钱。
这就好解决了,央行可以提供流动性支持。银行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抵质押给央行获取资金,再兑付给储户,挤兑也就解决了。
大家都去银行取钱,银行立马就破产?
当然是错的!
在金银本位时代这很普遍,可现在是主权信用货币时代啊…钱就是个数字符号,央行分分钟就能印出无数的钱来、无非是电脑上多敲个0呗。
可银行确实因资产质量差、如放出去的款收不回的太多,而出现挤兑呢?
监管层(主要是银保监会、现在叫金管局,以及央行、甚至也有地方政府等)也有解决办法。
如果是小银行,那就让另一家银行、一般是实力厚实的较大银行接管即可。
2022年8月,银保监会同意辽阳农商行破产,而早在一个多月前、其人员/网点/存款已被沈阳农商行承接,储户的存款没有遭受任何损失、只是存款的银行由辽阳农商行变成了沈阳农商行。
为什么能平稳丝滑过渡?
因为辽阳农商行是家中小银行,2019年的总资产规模1500多亿,且自2020年后也无存量债券、同业负债很少。
若破产的银行是大银行呢?则要用另一套方法。
包商银行被接管前总资产5500亿,其同业负债(可理解为欠其他银行的钱)规模超3000亿、共涉及全国约700个交易对手。
同时,其客户数约473万户,其中个人超466万户、企业及同业超6万户,客户遍布全国,因牵涉面广、金额巨大,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恐慌、危及金融稳定。
最后如何解决的呢?
个人客户的存款本息100%得到保全,但5000万以上的对公存款(企业的存款)和同业负债(其他银行的存款等)却遭受了损失、大概打了9折,其发行的65亿二级资本债被全额减记,购买人主要是银行/保险等金融机构。
包商银行内蒙古境内网点被并入新组建的蒙商银行,自治区之外的网点被并入徽商银行。
包商银行是让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长记性的,“不要以为银行发行的债就绝对安全!”
银行风险解决的责任人是有先后顺序的。
先是银行自行解决,解决不了的话、让股东协助解决(比如增资),股东若没钱也解决不了的话、那就地方政府出面(比如寻找新股东),但若银行摊子太烂都没法的话、只好金管局/央行上场(得动用存款保险基金),若还整治不了、那只能出最后的大招让中央成立工作组了(得动用最后保障的金融稳定基金)。
银行破产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,但更重要的是防范,这两年在预防银行破产方面、我们做了很多工作。
3
首先我们要知道,银行是被严监管的行业,不是任何人都能办银行的、银行办下来后其经营也被严格监管。
为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,每吸收一笔存款都要上缴存款准备金;为了能在银行出现风险时(比如破产)有化解资金,每吸收一笔存款还要缴纳存款保险金;为了约束银行放贷、让贷款更安全,还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等等。
所以也就有了各种考核指标,资本充足率、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、流动性覆盖率、流动性比例、超额备付金率、不良贷款率……
银行需对照这些指标、看看自己的哪些指标不合格并要着力去解决。
指标异常或将要异常的银行该如何解决呢?
解决的根源是增加银行的资本金、即自有资金,可以上市IPO、可以增发新股、可以发行一级/二级资本债等,可如果银行自身无法融资呢?
那接着就该银行的股东想办法了。
股东可以增资啊,股东没钱、可以引进新的股东啊,或者股东可以想办法筹钱…比如这两年,地方政府发行的一些专项债,其用途就是化解地方银行风险、而用于充实银行资本金的。
可若以上方法还不管用、或用了也解决不了问题,那该怎么办呢?
银行间合并、重组、重整。
近两年,越来越多实力弱、风险大、坏账多的中小银行在合并重组,资产大了、应对风险的能力就强了,银行少了、也就少些内卷竞争,能有效降低坏账率和提高利润率。
为了防止个别大银行的倒闭对金融体系的冲击,央行和银保监会还认定了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、对其监管更严格。
不要以为房地产下行了,银行个个都要破产了,其实监管层对此早有预案、并一直在行动,并且取得了成效。
2022年底,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1.71%、相比上一年2021年的1.8%还下降了0.09个百分点,并没有出现大家以为的不良率上升…主因是大家对房地产过度关注,稍微的上涨或下跌都会被无限放大。
据2023年发布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》显示,目前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(主要指银行)数量较峰值已压降近半,现有36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全部参评机构总资产的1.55%。
如果还会有人担心银行安全,那就在一家银行单人单户存款不超50万,因为根据2015年实施的《存款保险条例》,银行一旦破产、50以内的存款本息100%刚性兑付,当然这钱不来自于银行、而是存款保险基金。
银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被严监管的行业,银行不会那么容易破产、即使破产也会有保障中小储户利益的方法,在中国、银行破产并造成储户损失的更是极小概率的事件。
关键词:
推荐内容
- 银行会破产么?
- “我是小小书香大使”公益短视频征集,有奖!
- 端午假期全省高速车流增长近五成 天天头条
- 7月1日起闽北铁路实行三季度列车运行图_环球今头条
- 促进文旅消费!三亚出台“50条措施”
- 龙湾镇开展“扫黄打非”专项行动 环球新视野
- 位居全省第一!厦门“6·18”网络零售额破200亿
- 中国、北京,远远还没有进入“固化不流动”的状态
- 什么?听说你家有小火车! 微动态
- 【新视野】25岁女孩青岛游玩失联,家属:被在海上
- 【天天快播报】11个月的宝宝,可以吃买的肉松吗?
- 天天最资讯丨华邦健康:6月21日公司高管张海安增
- 新华全媒+丨勋章的两面,是缉毒英雄某某某和她
- “粤港澳大湾区禁毒教育基地”在东莞鸦片战争博物
- 2023LPL夏季赛战报:下路优势滚起雪球 OMG率先拿
- 圣诺医药-B(02257)6月26日斥资约41.15万港元回购8
- 直观复星“国产达芬奇”获批上市,手术机器人国产
- 没选皇马和纽卡!利物浦190球锋霸,去沙特跟C罗争
- 银行业补充资本继续升温,杭州银行拟定增125亿元
- 成都大运会游泳比赛时间表
- 《GT赛车7》1.35更新即将推出 将加入三款全新汽
- 宝武集团澳大利亚西坡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
- 全球微动态丨ZHR女鞋加大加盟扶持力度,助力更多
- 微动态丨避免一纸判决解散公司员工失业,法官深夜
- 京东高层又换血!
- 热点!兵团2023一年级建造师考试报考费用及缴费时间
- 【天天时快讯】落地浦东!胸科医院心胸疾病临床医
- 视讯!休闲零食:营收遇困境 股东忙套现
- 苏州三批供地:万科和杭州大家各摇中1宗封顶地块
- 创新湘绣传承保护的新模式 焦点消息
- 研发驱动市场,明阳智能高可靠性产品已投运全球风
- 全球球精选!亚太实业: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,
- 焦点速递!中泰证券:零食量贩的开店空间有多大?
- 大风+强降雨+冰雹!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环球快
- 全球实时:CBC铁合金行业要闻精选(2023-6-26)
-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会见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
- 当前快播:烟火式电池断开装置潜在故障 特斯拉召
- 世界观天下!莒县创新开展党委(党组)理论学习中
- 社评:这种“美国病”真的无药可救 环球快消息
-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主题演讲议程公布:华为云盘古